最近小朗在整理水晶圖片時發現遊樂園曾經在不同時期賣出大大小小的白水晶、粉晶蘋果,其中最讓小朗喜歡的就是2002年初時結緣的這顆星光粉晶蘋果。

這顆蘋果有梗有葉子,完全是一氣喝成,而且是顏色很粉嫩的星光粉晶,小朗記得當初這樣一顆小蘋果直徑約3㎝左右,小巧精緻。不過目前比較常看到的水晶蘋果的梗,有的還是一體成形的,不過都少了葉子;而比較常見的是蘋果是一個part,梗是一個part,再把兩者黏起來,另外還有一種粉晶蘋果只有身體是水晶,果梗跟葉子分別用鋁線與東菱玉去搭配,這種小朗就興趣缺缺了。

其實剛開始收藏水晶的時候,我很少涉足雕件的範圍,理由跟很多人一樣:因為感覺很老氣:P但後來漸漸的發現,其實雕件除了莊嚴、呆板之外,也可以很漂亮、很生動。隨著經手流轉的雕刻晶品逐漸變多以後,小朗發現雕工好不好、形狀漂不漂亮,會極度影響小朗要不要帶回家。

同樣的題材有的雕刻表情、姿態硬是比較生動,細節也交代的很仔細,這種雕件難免會比較貴,但是質感完全不一樣,後來小朗欣賞到精緻的大型雕件,會仔細看它的細部,硬度7-7.5的水晶算是蠻堅硬的素材,難度會比較高,也因此可以做比較細微的處理。針對某些題材,小朗比較不喜歡表面刻出痕跡就算數的那種,這種表現手法運用得好還是很生動,我們可以說他隨性,但是運用的不好,看起來就很隨便了。就像有的佛像連衣服長怎樣都看不出來,多幾條凹痕聊表心意而已,這種的通常都是謝謝再聯絡,也有一種說法是刻得細緻的雕件會選擇晶質比較好的原礦下去雕,這樣更有價值!

此外,小朗是一個連桃心的形狀都很龜的人,站上的”心動”裸石便是小朗要求老闆打磨的形狀,比例不對的晶品小朗常會覺得怎麼看怎麼怪,最常見的就是頭大身小的神像,不過其實雕件真的是很浪費材料的主題,所以曾經聽說過:有時候比例不對是因為捨不得浪費太多材料,所以就原礦既有的體積下去雕刻,盡量不要耗損掉太多水晶。
(就像有很多人問:為什麼平平都是10mm左右的圓珠形狀的黃水晶項鍊比10mm原礦形狀的貴呀?
因為10mm的原礦形狀磨成圓珠有時候只剩下5、6mm,圓球狀其實也是很耗料的形狀呢!)

後來小朗覺得精緻的中大型雕件其實是蠻值得收藏的對象之一(因為太小也容納不了許多細節),體積較大又乾淨的原礦本來就比較少,加上刻工細緻、比例漂亮的話,雕件就不只是水晶,而是一個藝術品,對水晶有加分的效果。
小朗曾經在2003年跨向2004年時幫一位李先生尋找過讓人難以忘懷的雕件:一座高約30-35cm的觀音坐蓮雕像,材質是白底黃鈦,蓮花底座有部分保留原礦拋光的型態,上半部是清透明亮的水晶,在皮膚的部分做磨砂霧面處理,神情非常端莊,不管雕工或材質都是上上選。很可惜當時李先生趕著帶雕件出國送給篤信佛教的長輩,來不及拍照,我想那座雕像現在應該安穩的放置在美國某個溫暖的家庭裡吧!

小朗留意佛像之類的雕刻晶品,臉部神韻絕對是第一考量,因為不知道買的人目的為何?但可以確定的是不管送長輩或留著自己佩帶,或多或少都是因為有宗教信仰,對這個晶品帶有一點寄託與珍重的心意在,所以更加馬虎不得。

(在展售珠寶盒裡的雕刻墜子分類中有一件已結緣的白水晶精雕佛首大墜子,雖然拍的不好,但是大家還是可以看到他莊嚴的神情與雕刻細緻的髮絲與配件。)

甚至小朗還曾經遇過一個可愛的婆婆,婆婆的觀音墜子都不小,刻工也還可以,價格卻出奇的便宜。婆婆說:菩薩是要拿來結緣的,她不要賺錢。這份純樸又誠懇的心意讓小朗聽了很感動,無可否認有時候買水晶買的不只是水晶而是一個希望,我想曾經跟婆婆結緣過的人應該都很高興吧!

那麼你呢?你有收集什麼雕刻晶品嗎?還是曾經在哪裡看過讓你念念不忘的呢?
歡迎跟小朗分享喔!

延伸欣賞:晶有所屬:雕件篇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